聋幼儿听损咨询: 0595-22983530 公交车:32、49、K306、601、602、K603、K612、3、4、6、8、14路
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
声音通过空气传导与骨传导传人内耳。以空气传导为主。
l 气导:声波→耳廓→外耳道→鼓膜→听骨链→内耳;
l 骨导:颅骨→内耳;
l 骨鼓途径:颅骨→外耳道→鼓膜→听骨链→内耳
声音传入内耳的骨导途径
l 压缩式:耳蜗壁随着声波的疏密相而膨胀和压缩,内耳淋巴液压缩性很小,只能向圆窗或椭圆窗流动,但圆窗膜的活动大,压缩期前庭阶中淋巴液向鼓阶流动,导致基底膜振动;
l 移动式:耳蜗随颅骨反复振动,内淋巴存在堕性,在每一个振动周期中,淋巴液的位移落后于耳蜗壁,耳蜗壁向上移,淋巴液的移动跟不上,使圆窗膜外凸,耳蜗壁向下,淋巴液使镫骨底板外移,因而引起基底膜振动。
外耳的生理功能
l 收集声波,有采音作用
l 声压增益,对语言区频率声音有放大作用
l 声源定位
中耳的生理功能
l 主要功能是变压增益装置
三个放大机制:
(1)听骨链的杠杆作用,放大系数1.3
(2)鼓膜与椭圆窗面积差
(3)鼓膜呈锥形
鼓膜面积约为85 mm­­­2,有效振动面积55 mm2,椭圆窗面积3.2 mm2,二者比为55/3.2=17/7。因此,声压经鼓膜到达内淋巴的压力放大是17×1.3=22倍,可提高听力27 dB。
耳蜗的生理功能
耳蜗功能有二,一是传音功能,二是感音功能。具体为:
(1)声音引起耳蜗的机械运动;
(2)振动能量传递到毛细胞;
(3)耳蜗分辨声音的频率与强度;
(4)声音刺激引起的生物电活动;
(5)耳蜗的换能过程
闽ICP备19021918号 闽ICP备19021918号
地址:泉州市丰泽区津淮街411、413号(第九中学正对面) 电话:0595-22983530 传真:0595-22983530
手机:13506091262 联系人:郑先生